蟑螂的覓食習性
蟑螂的覓食習性
蟑螂已經進化到利用我們現代化的城市環境,在我們辛苦建造的建筑物里搭建它們有吃有喝又溫暖的幸福小窩。來自Ensystex的 Steve Broadbent 解釋說,通過了解蟑螂的覓食和群體生活,我們可以使蟑螂誘餌效果*化。
德國小蠊(Blattellagermanica linnaeus)是群居物種。不同的族群混住在一起,由大致相同數量的雄性和雌性組成,通常為60%的若蟲和40%的成蟲。一個群體通常以同一食物來源為生,每次進食后再返回棲息地。
德國小蠊大部分是夜間活動,通常傍晚時離開他們的棲息地,外出尋找食物、水以及性伴侶。在自然環境中,蟑螂活動高峰期集中在日落后的兩到四個小時。在人類活動的社會環境下,德國小蠊正常的作息規律會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化,例如,在營業至深夜的餐廳中,小蠊的活動在熄燈后兩小時達到高峰。
01 路線整合
Durier和Rivault等研究人員表明,蟑螂十分了解其生活環境中食物和水源分布情況。研究表明,蟑螂并非隨意性覓食,它們在覓食過程中,在棲息地、食物、水源之間非常*的移動。這一研究結果和很多人的固有觀點大相徑庭。
蟑螂雖然是群居動物,但是它們會根據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單獨覓食,這可以被稱為路線整合,蟑螂利用他們對先前覓食路線上搜集的氣味和視覺線索,形成自己*的導航系統。
路線整合可以被視為一種系統,通過這種系統,蟑螂不斷更新其數據庫,包括食物和水源距離其棲息地的相對方向和距離遠近等信息。在特定位置尋找喜歡的食物來源通常與嗅覺和視覺參照物有關,例如食物氣味和食物周圍的物體。
02 營養與關聯性
蟑螂還通過所謂的特定營養知識,區分具有不同營養價值的食物。他們了解身體最需要的營養素,然后去尋找它們。
也有報告曾報道美國大蠊(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)具有類似的能力,能夠將食物的氣味和所需要的蛋白質關聯起來。
在*的環境中,沒有了食物氣味的刺激和之前存儲的視覺參照物,德國小蠊就以隨機的方式覓食,探索所有可觸及的表面。一旦他們找到了喜歡的食物,他們就會將其位置整合到他們的導航數據庫中,與已有的視覺和嗅覺記憶進行關聯,然后將食物所在地與棲息地位置的相對方向和距離進行定位關聯。
在之后覓食活動中,蟑螂基本上能夠以最短的路線直接前往記憶中的地點,這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覓食效率。
在外出尋找食物時,蟑螂主要依賴嗅覺線索;而返回它們的棲息地時,蟑螂往往更加重視視覺線索。
03 信息共享
一旦找到*食物來源,他們將與和他關系親近的蟑螂分享該信息。這種聚集機制會帶來共同進食和選擇性覓食。Lihoreau和Rivault主導的一項研究表明,這是由于進食中的蟑螂發出的嗅覺信號,這種信號是一種尚待確定的覓食信息素。
數學模型表明,大量蟑螂群體覓食不是*策略。然而,這種集體覓食行為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好處,提高了個體蟑螂逃跑的概率。此外,通常不同發育階段的蟑螂組成群居在一起,群體覓食對年幼的若蟲更有好處。
蟑螂的發育階段會決定其覓食活動和行為,不同發育期的蟑螂覓食方式不同。早期的若蟲以群體方式覓食,而五齡的若蟲開始顯示出路線整合的本領,因而學會了更*的覓食方法。
04 膠餌使用*化
一齡和二齡的蟑螂若蟲很少離開它們的棲息地,隨著它們一步步成熟,到了五齡蟲階段,它們在覓食時表現非常活躍。蟑螂種群中,通常若蟲比例相對恒定,占該群體總數量的60%。若蟲占總數量的比率(NTR)基本不受群體大小的影響。如果若蟲比例很高,我們就要把若蟲作為施藥的重要目標。
Durier和Rivault的研究表明,當把膠餌被放置在一個新的位置,并且和蟑螂之前取食的食物與棲息地的距離相同(本實驗中為60厘米),但是膠餌更靠近蟑螂已知的視覺參照物,蟑螂會優先取食膠餌,而不是它之前吃的食物。
當用膠餌替換了原來的食物,或者把膠餌放在比食物更遠時,蟑螂很大程度上都會忽略這兩處膠餌的存在。因此,無論適口性如何,點放誘餌的位置首先非常重要。
由此得出結論,誘餌放置應盡可能靠近蟑螂的棲息地; 通過各種研究證明,以點多量小的形式施用的膠餌比放置幾大滴誘餌效果更好。
多點用藥也可以避免蟑螂之間因競爭而發生的相互攻擊。體型有優勢的蟑螂會護食,攻擊若蟲或弱蟲。雖然這些強勢蟑螂后來都會死于膠餌, 但那些被趕走的蟑螂多半不太敢回來取食,因為他們也會吸取教訓,避免再到這個地方來。
總之,在多點用藥之前,通過使用監控器來找出蟑螂的棲息地,可以更好地增強誘餌有效性。使用蟑螂膠餌的關鍵是確保有足夠的誘餌可以被取食到,特別是蟑螂危害嚴重的情況下。選擇適口性好的膠餌,并且在蟑螂棲息地附近,點多量少施藥,是消滅蟑螂的*方案。